做法律艺术的忠诚信徒——访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律师、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主任迟菲

律师介绍:

1973年生,1996年取得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取得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专业硕士学位。 迟菲律师自1996年至2000年前任北京信义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兼行政主管,从事国际贸易纠纷的诉讼代理工作及北京市八家国有外贸公司的日常法律顾问工作。自1997年至2000年,主持《国际商报》的“信义德律师信箱”,解答全国各地外贸相关企业的咨询。 2000年起,迟菲律师加入山西华晋律师事务所,曾任该所合伙人、副主任。 2012年,迟菲律师牵头组建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任该所主任。 迟菲律师2001当选太原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律师并荣立市级二等功,先后担任太原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原市应用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太原市律师协会涉外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市律师协会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市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理事,山西政府与法制理事会理事。 迟菲律师执业以来代理大量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其中既包括在山西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也包括案件法律关系复杂、标的大的疑难民商事案件;还包括在山西省具有影响力的刑事案件。 除诉讼案件外,迟菲律师还先后担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并对大中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以及中小企业共用法律顾问平台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目前,已受托为多家大型私营企业建立起个性化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2012年恒驰律师事务所成立以来,迟菲律师打破目前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的基本律师业务分类,力推以客户为导向,为客户提供非诉讼、诉讼一揽子服务的客户导向营销方式。已与多家大中小型企业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迟菲律师领导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积极探索网络营销方式,现已经形成了网络律师服务的完整业务体系。

做法律艺术的忠诚信徒——访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律师、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主任迟菲

业务领域:刑事、民事、行政诉讼

所在地区: 山西省 太原市

所在机构: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

做法律艺术的忠诚信徒 
——访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律师、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主任迟菲

 


迟菲 律师

1973年生,1996年取得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取得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专业硕士学位。

迟菲律师自1996年至2000年前任北京信义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兼行政主管,从事国际贸易纠纷的诉讼代理工作及北京市八家国有外贸公司的日常法律顾问工作。自1997年至2000年,主持《国际商报》的“信义德律师信箱”,解答全国各地外贸相关企业的咨询。 2000年起,迟菲律师加入山西华晋律师事务所,曾任该所合伙人、副主任。
2012年,迟菲律师牵头组建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任该所主任。

迟菲律师2001当选太原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律师并荣立市级二等功,先后担任太原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原市应用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太原市律师协会涉外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市律师协会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市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理事,山西政府与法制理事会理事。

迟菲律师执业以来代理大量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其中既包括在山西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也包括案件法律关系复杂、标的大的疑难民商事案件;还包括在山西省具有影响力的刑事案件。

除诉讼案件外,迟菲律师还先后担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并对大中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以及中小企业共用法律顾问平台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目前,已受托为多家大型私营企业建立起个性化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2012年恒驰律师事务所成立以来,迟菲律师打破目前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的基本律师业务分类,力推以客户为导向,为客户提供非诉讼、诉讼一揽子服务的客户导向营销方式。已与多家大中小型企业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迟菲律师领导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积极探索网络营销方式,现已经形成了网络律师服务的完整业务体系。

 

 

记者:每一位成功的律师背后,都曾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这些经历成就了现在成功的您,我们也想从您的出身、成长、学习、发展、成功的经历中得到更多的启发,我想很多事件应该是可以与我们年轻人分享的。
迟律师:律师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理解是当好律师的关键。当然,对社会的理解是建立在社会阅历基础上的,律师的成长过程与律师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我个人来说,真正对我律师执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我承办的数量众多的诉讼案件。我从大学四年级开始接触律师行业,从踏入律师行业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从事各类法律实务。直至今日,我们恒驰所承揽案件都不分标的大小、不计收入高低,也不刻意区分案件的专业。正是由于办理了大量的诉讼案件,让我看到了人间百态,更理解社会各个阶层的诉求,更深刻的理解法律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更深刻的理解了律师这个行业。
记者:我们只略了解您从事法律工作应该已有10几年的历史了,对于您成为执业律师之前了解甚少,又对于您选择律师执业的初衷,我们也想多多的认识和了解。
迟律师:律师是我唯一从事过,也是我唯一打算作为终身事业从事的职业。我自1995年大学实习起就进入律师行业,在取得律师执业证之前,一直从事律师事务所管理工作。正是这一阶段的律师事务所管理工作,对我日后律师执业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我对律师事务所管理的了解,让我更能从行业整体,从律师制度的角度去思考,从国家法制体系的角度去分析案件,设计诉讼方案。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律师的社会作用。通过为事务所律师提供服务,也让我从各位律师身上学到了许多、许多。此外,对律师事务所管理工作的熟悉,也为我回到山西成为事务所主要合伙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2000年,您已经在首都北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您的学识,其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大展宏图的时候,但您却回到了山西太原重新开辟新的道路,当然还是在我们律师队伍,请问您当时有怎样的感受和感想?
迟律师:在2000年当然是我个人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我生在山西、长在山西,在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从事律师工作。北京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成就了我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以及更高的平台。可以说,到北京发展是顺理成章的发展潮流。而我可以说是在北京站住脚跟后,又回到了山西,这一看似逆流而上的决定,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2000年是一个新世纪的开始,当时的中国各行各业都充满机遇与挑战。律师行业也是如此,当时的北京律师正在高速发展期,而山西律师相对发展缓慢。到今天,山西律师的发展依然不尽人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山西能源为主独特的经济结构,造就了山西法律服务市场服务面窄、法律需求较弱。这让很多有作为的律师离开山西,到更大的天地中发展。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山西的律师队伍何时才能发展?同时,对于山西这样一个并不成熟的法律市场来说,巨大的挑战背后是更大的机遇,这就像到一个所有居民从不穿鞋的岛上卖鞋一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抱着对律师事业的热爱,怀揣在三晋大地律师行业一展拳脚的梦想回到山西,立志服务三晋大地,服务三晋父老乡亲。这样的选择真的带给我很多的酸甜苦辣,很多的欣慰与无奈。但直至今日,我庆幸当初的选择,是当初的选择成就了今天这个百折不挠、韧性十足的我。


 

 

记者:非常值得述说的是,您回到山西太原后,得到了各届的热烈欢迎,并于2001年当选太原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律师并荣立市级二等功。请问在北京和在山西太原执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和记忆犹新经历吗?
迟律师:山西律师工作与北京律师工作确实有一些地域特点上的不同。总体感觉,北京执业过程中,所有法律工作者集合中的各职业都更加专业,更讲求规则,大家在同一规则下行事,更加的理性和严格。而山西的法律工作者集合中的各职业显得更加关注事实的本质,更加关注人的不同区别,对不掌握和了解规则的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倾斜。当然,这两种特点没有优劣,也很符合两地政治经济环境的特点,但是这一区别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和震撼。在刚回到太原执业的初期,我更注重的是法律规定和律师的诉讼技巧,力求通过规则的运用来实现当事人法律权益最大化。但在山西太原这一环境中,公检法更多的考虑是还原事实本身,更多的通过执法人员自身的工作和努力避免出现因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对规则掌握的不足而产生的事实不公平。对于这一点,我在刚回山西执业时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我同很多发达地区的律师持有一样的理念:“既然国家法律对各种情况予以的规定,大家都应该依照这一规则行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都遵守规则,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但是,随着我在山西执业时间的增加,随着代理案件数量的猛增,我对山西这块积淀了中华文明的土地上养育出的朴实百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对现代社会规则了解的并不透彻,但是,他们维护着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特有的“公平、正义”。他们在许多时候疏于对证据的收集是因为他们相信人们会遵守传统规则中的底线。当然,在这样的新旧规则体系的冲击中,古老的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这样的更新有着漫长的过程与几代人的牺牲。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工作者有义务做更多地工作去引导当事人还原事实原貌,而不是简单进行裁判。对于我们律师来说,这让我更多地关注“人”,而不是简单的处理案件。通过在山西执业的这10几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法律实质上是社会现实的映像,是社会现实的一种体现。离开社会环境这一土壤空谈法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记者: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和成果?
迟律师: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其实是一个为企业量体裁衣的过程。这项工作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是社会管理、经济、法律的综合运用。需要律师具备政治、经济、法律全方位的综合素质。现在很多律师进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设计时候,是简单的把全套企业法律风控流程套在企业管理流程中,删去企业不涉及的部分,增加一些企业特有的部分,出具方案,完成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只是企业的法律风控流程,绝非企业的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同我们每个人一样,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内外部环境造成了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特有的性格。作为我们每个人,有些人性格鲁莽,他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少思考、多动手的特性。有些人生性好赌,其一生的法律风险来自不断的冒险获取利益。如果我们不去分析这个人的成长过程,性格特点,活动规律,人际关系等等,就把一套通用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加在他身上,是无法完成对其个人的法律风险防控的,企业也一样。律师从事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业务,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社会定位、客户群体、发展历史、企业文化以及企业中决策的常规流程及流程修改底限,管理层及员工对风控体系接受的底限。只有在充分调研、分析、同企业各层面员工的单独的摸底会谈等方式充分了解了企业,了解其主要法律风险的来源以及目前公司应对法律风险各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结合法律及一般管理惯例进行设计,才能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要求、能切实在企业推行的法律风控体系。否则,企业出资建立的法律风控体系会因“不接地气”被管理层或更下层员工通过实际行动“废除”。此外,企业法律风控体系实际是一个“活的”系统,并不是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像机器一样自动运行,这一系统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不断的调整。因此,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是企业同律师长期互动的一个体系,也是律师同企业战略层面长期合作的方式。律师自己在深刻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要对企业进行引导及宣讲,让企业真正理解法律风险防控的意义和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律师与企业的共赢。

 

记者:2012年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的建立,应该是您又一个里程碑的开始,可否描绘一下未来山西恒驰的蓝图?
迟律师:恒驰律师事务所是我个人总结10余年的律师执业及律所管理经验建立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事务所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利用事务所诉讼、非诉讼双强的特点,打破目前律师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的硬性分界,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成长关系,为客户提供诉讼、非诉讼一揽子法律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法律需求。恒驰所秉承稳健发展、科学发展的宗旨,践行稳健但不保守、创新但不冒进的原则科学发展。力求为山西的百姓及企业做好法律基础服务,为山西的律师行业建设奉献力量。我们恒驰人都是法律的信徒,我们坚信:法律是一门社会艺术,我们一直在追求艺术的路上。




 

 

迟菲: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法律年鉴》年鉴人物——2018年度优秀专业律师

http://www.yearbooklawyer.com/view?id=76411bb291004661a7e9ec6b938abb73